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上金山

第五章:登高远望(5、拜访孔子老家)

2016年01月05日
01.05

2016

>2016年01月05日

3410

3410
分享至

何大福心目当中看上山东,是从一句口号开始的。

“要想富,先修路”,改革开放早期的八十年代初,山东省负责人在《人民日报》上发表了一篇文章,提出发展交通,是山东改革重大举措和思路。他们认为,过去山东穷,穷就穷在交通闭塞,现在山东要发展,必须大力修造四通八达的道路。所以山东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连续不断地加强了全省道路建设,卓有成效。看了这篇文章,何大福启发很大。他反复想:山东人为何提出这个思路?关键是他们对发展本省的思路正确。因此,一个地区、一个单位、一个人,关键还是头脑里的“思路”问题,“思路”比“道路”更为重要!于是,何大福在这个口号的基础上,重新编撰了另外一个口号:“富不富,在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想富,调思路。”打那以后,山东也成了何大福注意学习的榜样和目标。

九十年代初,何大福又带着他的八九十名骨干考察,参观了山东的金锣、寿光和海尔这三家有一定特色的企业,使何大福一行感到震惊。过去山东人在何大福眼里,只是山东大汉,会打仗、会吃苦、种大葱、做煎饼,搞企业是不会超过江南的。没想到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竟有一种一鸣惊人的感觉。一家是搞猪肉、家禽加工的,现在已经搞成16个亿销售额的大集团;一家是搞农业小产品的,现在已经变成了全国著名的蔬菜集团、蔬菜基地;山东人搞洗衣机、空调,比江南“莫愁”品牌起步迟得多,但是在海尔何大福有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山东人用自己的模式看待市场,给何大福一行树立了榜样。看到海尔,使何大福一行知道什么叫规模经济,什么是大市场概念、产品的大市场概念和人才的大市场概念。

山东人咄咄逼人,要搞就搞最大的、搞最好的,搞世界一流的英雄气慨让何大福心悦诚服,赞叹不已。

金锣集团的老板周连奎是个文盲。他过去是贩猪的,不识字,但他的思维是何大福望尘莫及的。金锣的冷库是万吨级的,90多条生产线。他们引进的是日本最先进的生产线,一天宰4000-8000多头猪。何大福一行在金锣集团没有多长时间,七八辆大型的运输车拖着他们的产品往外拉。

山东的海尔老总张瑞敏讲他每天如履薄冰,他说企业就像一只球体在斜坡上往上滚,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发展的动力和阻力,如果稍微不注意,球就有滚下去的可能。张瑞敏的居安思危思维使何大福懂得一个企业的一把手素质要求是何等的重要。

海尔的科学管理使何大福认识上提高很多。海尔的生产流水线工艺日清日结,完全是科学化、数据化。每个厕所里发肥皂、卫生纸都有人一天查看几次,每次都记录在案,决不多发和停发;海尔的门生,参观的人一进门就毕恭毕敬地敬礼;全部是电脑化的管理,员工不会出现没事干;员工上岗都经过严格的培训……这种管理堪称世界一流。

海尔的市场运作,完全是站在世界高度,“全球一体化”的思维。在国内,他们搞杭州海尔、安徽海尔。在国际,他们搞欧洲海尔、非洲海尔、亚洲海尔……布局到全球。海尔上的彩电生产线,一上马就拥有了全国第四位的市场占有率。他们的总部第一任务就是抓人才的培训选拔。人家的总部人也少,但是人人是能手,在海尔不是研究生是不能生存的。海尔的一切都在监控、管理之中。另外还有一条就是他们的生产销售是分开的。他们的销售部门是法人代表,生产单位也是法人代表,生产与销售之间是买卖关系。这一点海尔和国际上都是一致的,生产不销售、销售不生产。一会儿研究生产、一会儿研究市场策划,虽然有一点儿销售网络,但搞不上规模。海尔的品牌建设也使何大福牢牢铭记在心,张瑞敏提出的“海尔──明天的世界名牌”,让何大福永远难忘。

何大福又一次率领几名领导和干部前往山东诸城,全面学习考察诸城的企业改革、改制经验。他归来后心境久久难以平静,逢人便侃侃而谈诸城原市委书记陈光。他说像陈光这样的市委书记才真正象个共产党领导人的形象,如果在他领导下即使干死了心也甘,也无怨无悔。

何大福赞美陈光,真有点“崇拜”的味道。这次他专程到诸城取这个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之经,想不到陈光由于改革有功已被提拔到另一个地区任高官去了。由于陈光改革名声大振,到诸城参观者太多,小小县级宾馆被随行就市价格抬得吓人,这都是陈光带来的效益。好在陈光也玩的是真功夫,留下三个多小时的录像讲话,让所有想见他的人都一饱他的电视风采;也让所有想取到他真经的人听一听他的“改革真谛”。何大福在当地也算一个“改革能手”了,经常听他侃。

改革的人和事也不少。到了诸城接待站安排他们看录像、听录音,何大福裁本想看听一阵便出来上企业“明察暗访”去。谁知一听一看三小时下来,何大福裁竟不肯离板凳,也不肯去上洗手间。何大福说他与陈光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而陈光比起何大福来,小了近二十岁。

陈光三个多小时的经验介绍报告,不用讲稿,就象历史上著名理论家、政治家在万人大会上演说一样。他对邓小平改革的理论,对江泽民为首的党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的精神实质,研究的熟透程度,就象陈光是他们的高参与理论顾问一样。他对公有制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及现状掌握得一清二楚,就象母亲知道自己儿女的缺点、脾味一样。他用极大的勇气与毅力去改革企业经济体制,就象当年共产党高级将领指挥打“淮海战役”、“辽沈战役”一样。他的精彩演讲,使所有听演讲者不得不心悦诚服。何大福裁说,听陈光演讲,实在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鼓舞,没想到当今共产党县团级干部中,还有这样的好干部和好人才。听了陈光的演讲,如果觉得不跟共产党走,那前途就肯定会黑暗。

何大福裁最赞美陈光一点的是陈光的“实”字。在陈光的演讲中,没有大话,没有套话,没有官话,自始至终体现共产党三大作风之一“实事求是”。他说国有企业现在面临的实际情况确实问题很大很多,亏损面大亏损数额多,1992年,诸城市亏损达到67.7%,负债率特别高,有的已有90%,国有资产流失严重,主要是职工内盗、企业领导不负责任的决策等等情况,国有企业资产成了墙上的画饼,好看不能吃。他说,他曾做了一个试验,在一家企业抽400 名员工就一个问题进行问卷,这个问题是:当你看到有人拿企业东西的时候,你怎么办?我们给三个答案:一个是“装着没看见”;一个是“他拿我也拿”;另一个是“同他作斗争”。结果有378人是“装着没看见”,只有3人选择“同他作斗争”,剩下的人则选择“他拿我也拿”。为什么国有企业改革老是搞不上来,到今天还处在这个局面?主要是这么多年国家在减政放权上只是制定政策,没有动真格 ── 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企业产权不清晰,职工个个是主人,个个都不是主人,政府手大不遮天,诸城市100万人口,1992年5月市政府50万元钱都拿不出。他说,1992年7月份, 江泽民同志到诸城视察工作,在召开座谈会时讲到,全国的企业1/3潜亏,1/3明亏,真正赚钱的只有1/3,各级地方党委的同志,要和中央一起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陈光说,当时在会上打死他也不敢汇报诸城亏损面已达到了67.8%。陈光说,企业不转换经营机制,把工人都赶到大街上去?如果企业改制资产有流失,那么不改制就是最大的流失。象陈光这样讲的大实话,大真话,现在大干部中有多少?而这些真话实话,是1992年开始讲的。

何大福称赞陈光的第二点是他敢于带头唱卡拉OK,带头站在改革实践中闯与创。陈光说,江泽民在十四大上就讲过“国有小型企业,有些可以出租或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为了改善管理和提高效益,有些小型国有企业可以通过招标、投标、出租、出售给集体或个人经营。”为什么我们不干起来?他亲自挂帅“诸城市企业股份制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勇敢地唱起卡拉OK。陈光说“1992年开始时,我就想,诸城企业改制也许象当年农村改革一样,在一个不起眼地方,用一些不起眼的小人物,经过一段或更长的时间,炒得沸沸扬扬,直到成功。”他说面对国有企业现状,我们不能宁要社会主义的亏损,不要资本主义的盈利。企业改制要因企制宜,不可能一个单子吃药,1992年5月,全市272家企业分别采用了以股份合作制为主的企业改制工作。对股份合作制的认识陈光非常深刻,他说,诸城的工商企业多属于小型企业,选择这种方式只要将总资产减去总负债挖去不动产,剩下的净资产一次性出售给企业职工,职工既是财产所有者,也是生产者劳动者,有效地实现了企业经营权的分离。社会主义饿不死人,但饿得让人难受,这样改制了,让职工当家做主,为自己干,有一个女工说干自己的事,干不好就象割肉。陈光对诸城企业改制资产评估也可谓胆大敢闯能创。他说,要严把资产评估关,只要国有资产不流失能增值就行,在评估中,将有政策规定的按国家政策执行;没有政策规定的就争取“靠近”相关的政策规定;既没有政策规定又不能“靠”的方面,就先“挂”起来,等待国家法规的完善;企业的呆帐、死帐、库存积压品,必须以市场调研论定为依据,有多少算多少,任何组织、个人都没有权利定。企业改制对退休职工福利问题,陈光更能闯,他说他的做法是:在净资产中按每人1500元扣留,给改制后的企业承担退休的负担,国内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及失业、生育等保险还没有建立起来,国家也没有法规,所以,不能完全用现有法律来衡量改革实践中的对错,即使错了,做任何事,本来都需要付出成本。陈光说,中央提出转换经营机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三改一加强”等落脚点都在企业,县城经济对企业放活要增加紧迫性,加快步伐,这部分经济占县主体经济80%,是县城经济的财政支柱,也是县域稳定的基础,改革风险小,即使改错了还可以再改,这个区域工人的承受能力比大都市工人强,另外,在国内已有一些成功经验和路子可以借鉴。他说,福建石狮全市全都是私有企业,共产党政权在那里非常巩固,鲜艳的五星红旗照样迎风飘扬。因此,企业改制,不会象有些人担心的可能会削弱地方政权,夺取政权是靠枪杆子,巩固政权就是靠经济,老百姓都盼着过上好日子,你经济不发展,老百姓上街闹事,地方政权怎么巩固?对诸城企业改制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陈光生动地说是:你登记,我注册;你经营,我收税;你发财,我恭喜;你破产,我同情,但绝不掏钱,非得给企业充分自主权,把企业逼向市场。

何大福特别称赞陈光的第三点是陈光忍辱负重,担当风险的勇气。企业改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重大难点的突破,诸城的企业改制,走过了一个非常艰难的过程,“沸沸扬扬”了很长时间,作为领头人陈光受到了很多非议,社会上就曾盛传:“陈光陈光是陈卖光”,指责陈光在企业改制中,把企业通过七种形式转换给了职工、集体等,甚至有人传说陈光要被抓起来。陈光说,有人担心搞股份合作制,是不是搞资本主义了,我认为不是的,现在实行股份合作制的,大多是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建立起的集体所有制一些二轻小企业基础上,和服务行业,你看,幼儿园、照相馆、洗澡堂这些非要抓在国家手上干什么?温州80%是私营企业,但是可提供98%的税源税收。石狮28万私营企业,一年税收3个亿,我认为, 我国目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公有制也有一个适应市场自身改革的问题,我们改革讲的是以公有制为体, 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公有制。诸城272家企业,有210家实行股份制,占企业改制总数77.2%,但是卖掉的资产只占6.77%,这些企业不走这条路怎么办?有人说这算什么,我认为非牛非马是骡子。除股份合作制以外,诸城还采用了股份制,对规模较大、经营较好、产品市场占用率较高的企业组建有限责任公司,陈光说,对这样企业的改制是“漂亮的姑娘先出嫁”,另外,采用了外资嫁接、无偿转让产权、破产、租赁、兼并几种形式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都分别收到了很好很大的效果。陈光在电视讲话中介绍说,对现有企业若不尽早采取各类措施,“好的苹果也给筐中烂的带坏了”。陈光说,企业改制采取何种形式不是看企业大小,小企业可以卖,中小企业可不可以?差的、好的可不可以?所以,小企业不一定小,大企业不一定大,谁大谁小看实在,谁好谁差看在市场经济竞争的现状,目的同时要使企业投资多元化,以前是国家对企业投资,主体单化,风险责任在国家;现在个人、国家甚至国外资金同企业利益紧紧捆在了一起,这一点也体现投资者风险地位。在美国法律不允许老百姓存款超过一定数额,必须进行再投资。在诸城企业改制中,社会上最多指责陈光是,说他那样企业改制事实上会造成资产流失,问题严重。陈光说,企业改制从理论上说,实际上是资产流动,它符合货币流动的原则;也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等价交换的原则”,只是有些人一时难以看清转换中资产货币形态、实物价值和价格的形态;同时,企业改制有利于资源配置,因此,企业改制,资产流转不一定流失,不流转不一定就不流失,不改革就肯定流失。还有说陈光在净资产中按退休职工人均1500元提取是错误的,是自作主张,连上级领导来判定都说是失误。陈光说,我国有的法律法规是滞后的,我这样做虽是失误,但同没改革而存在的国有资产流失比起来,是芝麻西瓜之分。

何大福说,陈光作为一个共产党的地方领导干部,站在人民利益的制高点,时代发展的前沿,认准价值观,非常自信勇敢地面对非议,为攻破企业改制这个难点忍辱负重,他的主观能动性带来的积极成果,不仅丰富了中国公有制实现形式,而且给第三次思想解放大潮提供了实践证明。

那一阵子,陈光成了何大福走改革之路的又一个偶像!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