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创业三字经/第五章 创业人文

三“什么”

2024年11月28日
11.28

2024

>2024年11月28日

40

40
分享至

A.【词句表述】

想什么 说什么 做什么

B.【词义解释】

古人说:“三思而后行”,意思是说,凡事要仔细思考后再付诸行动,这才会达成真正的 “知行合一”。三“什么”是要求对人的思想言行注意观察,从而知晓其内在。创业者须全身 心投入创业,团队成员才可能一心一意共同前进。一方面,创业者自己对创业的态度和行动, 要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自身努力成为团队的表率;另一方面,创业者也要从所想、所说、所 做来考察团队的成员,立体地、全方位地了解团队情况,从而更好地任用人才。透过“三什么”, 我们可以感知创业者对所创之业的身心状态。希望引起足够注意,既然选择了创业,便要一心 为之,不因“三什么”动摇自己,涣散人心。 想什么 想什么,就是“知”,指人的思想活动的内容,即脑子里在琢磨什么。一个创业 者的“知”,决定了他的格局、他的视野、他的理性甚至他的命运。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 真正的创业者所想的,应当是为个体、为企业、为国家,求发展、求精进、求贡献。如果他所 想的趋向自私一点,那么就可能造成行为不当。 说什么 说什么,就是“言”,语言反映思想,人通过说话来表明自己的内在想法。一个 创业者的“言”,决定了他的公众形象和社会信用,反映了他的战略规划和事业理想。 做什么 做什么,就是“行”,指行动价值取向,一个创业者的“行”,决定了他能攀多高, 能走多远,能克服怎样的困难,能取得怎样的成绩。

C.【言论摘选】

◆ 作为企业舵手的创业者、需要想什么?说什么?做什么? 关于金箔集团干部的产生,有一个新的概念,就是不再单纯靠任命、靠恩赐、靠照顾、靠 投机钻营就能行了的,所有的干部,特别是各级主要负责人,都要靠本事、靠水平、靠能力、 靠真才实学。人才都是在竞争中涌现出来的,在长期实践中刻苦磨炼出来的,是被聘任或被推 选站出来的,只有从这三个渠道锻炼、涌现出来的领导干部人才,才是真正过硬的和有本事的 干部。 在我们金箔集团里,能当一名总厂和分厂的厂长,这无疑是非常光荣和十分令人自豪的事。 厂长的位置是多么的令人向往、令人追求、令人羡慕。他们有职有权、有车坐、有楼住,许多 方面还有特殊待遇,工资待遇也是最高的。他们既是企业最高行政领导者,又是企业的法人代表。 正因为他们的位子有这么多吸引人的地方,所以我们厂想坐上去的人很多,这些位子简直就像 以前挤公共汽车上的座位一样,有个人下了车,让了座,马上就有人顶替坐上来。这的确是一 个可喜现象,说明我们干部队伍后继有人、蒸蒸日上。 但是,我们有的人并不一定都清楚:作为一名分厂厂长,知道身上的担子有多重吗?知道 责任有多大吗?知道素质应有多高吗?市场竞争激烈异常,知道时代要求你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吗……很多东西,如果不说出来,有人以为什么人都能当厂长,谁当都能当好,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那真是在拿全厂职工的根本利益开玩笑了! 为了把我们的企业办得兴旺发达,使我们的子孙后代都能吃上康乐饭,我们就得不断提高 我们的干部标准,特别是要选拔和培养“会经营、会管理、会用人、会办事、品行正”的高档 管理人才。 一个企业的厂长关系到企业的命运,厂长是企业兴旺、衰败的标志。厂长肩上的担子千斤重, 身上的责任相当大,素质要相当高。 有的人虽然是个好苗子,但是不成熟;有的人虽然有某个方面的特长,但是其他方面还 不足,怎么办?这就给我们带来了另一个问题:对干部的培养,如何形成使用—培养—教育— 成熟—使用的良性循环过程。这个良性循环锻炼过程,是培养符合企业要求的成熟的领导的 必要过程,是万万忽视不得的。前面我们已经说过:一个好厂长、一个好干部,是在竞争中 涌现出来,是在实践中长期锻炼成长起来的。这话应该是不错,而且也必须要这样做,但是, 一个干部的成长,光靠一个干部本身的能力能行吗?根本不行。一个干部的成长过程中,除 了本身具备先决条件外,上级组织和上级领导还应该千方百计给他们创造的良好的外部条件, 使他们真正有一个赖以成长的气候。在这方面,我们厂的办法就是:①“用人不疑,疑人不 用”,大胆放手使用所有在职干部,做到放手、放心、放权;②在向下级干部交代任务的同时, 交代一些可行和可供参考的方法;③平时利用各种机会对干部进行各类教育;④为犯错误的干部多承担责任;⑤平时与各类干部多接触、多交流、多考察;⑥对干部存在的后顾之忧要尽量 帮助解决;⑦经常正确评价干部,提拔优秀干部,调整不适应的干部;⑧对各级干部采取重奖 励的政策。 我们要花大力气培养和教育干部,对各级干部都要进行严格训练和严格考核。凡没有当过 班组长的干部不能当车间主任;凡没当过车间主任的,不能当分厂副厂长;凡没当过分厂副厂 长的,不能当分厂厂长;凡没当过分厂厂长的,不能当总厂副厂长;凡没当过总厂副厂长的, 不能当总厂厂长,没有当过总厂厂长的不能到集团任总裁。这种台阶式方法训练出来的干部, 根基深、锻炼长、经验足、见识广,在出类拔萃的人才中选拔出来的干部,才是真正过硬的干部。 对各类技术干部、业务干部、经营人才,也都要求其从头干起,从基层干起,在有成果和有成 效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向高峰攀登,成为我们各类人才中的佼佼者。 这里我们要特别指出的是:一个企业就是一部机器,或者说是一座楼房,它是由各方面 部件组成的,而只有一台马达,组成不了一部完整的机器,只有几块砖瓦也盖不起一座楼房。 企业的人才也是如此,光靠几个厂长办不好一个企业,只有靠各种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生 产人才、服务人才等多方面组合一起的共同努力、共同智慧,发挥综合优势,才能将企业办 得生机蓬勃。我们决不能轻视这类人才,却只重视那类人才,而应对什么人才都要重视。一 个领导班子也是如此,不能光有帅才,没有将才;不能光有干事的,没有动嘴的;不能光有 内向的,没有外向的;不能光有开放的,没有稳健的;不能光有懂管理的,没有懂技术的; 不能光有下死命令的,没有做思想工作的;不能光有做实践的,没有搞理论的。一个企业的 领导班子应当注意综合功能,注意运用各方面的人才,使之配套成龙,从而使企业成为一部 完整的机器。 上述这个要求虽然很高,但它的确是一个成功企业应具备的起码条件。企业在人才培养的 最终目标上,不折不扣地贯彻这些精神,人才就会层出不穷,企业就会大放异彩。

D.【案例一】  

衡量企业管理者三个“什么”

金箔企业为什么能发展扩大?关键在于我们经常问企业管理者三个“什么”。 我提出考察一名干部要看三个“什么”,即你整天在“想什么”?你整天在“说什 么”?你整天在“干什么”?你整天是不是在想你的事业怎么发展?你跟你的朋友、知己、 员工说了些什么,从你说的话中就可以看出你在想什么。如果你整天干的事都是喝酒、玩、 赌博,你还能干多大事?将一个领导的言行一对照,就能看出他是什么样的干部。 创业的人,“三句话不离本行”的人,基本上是业务上的行家里手。而那些眼高手 低的人,大多不切实际。

【案例二】

顾达明提出的四个问号

顾达明在 2019 年春节干训班上,被抽到进行论文演讲。他的文章说是论文,其实不 符合论文体例,但是文中有“四个问号”,获得满堂掌声,他的论文也因此获奖。顾达 明这样写道: “2017 年年底,我们金箔包装公司为昆明卷烟有限公司生产的冬虫夏草(和润)细 支接装纸,在紧张的供货过程中,突然发现严重的黏支、卷翘问题,虽然在现场经过多 方沟通,想方设法让客户用了一点,但是仍然未能解决问题。这次质量事故,引起了我 们公司领导的注意。各级领导去了多次,客户也答应给我们机会重新调试。2018年上半年, 公司多次打样,断断续续试了半年,1—5 月停供 5 个月,这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而公司总也解决不了问题。 试问这样的反应速度、这样的改进速度是我们公司的作风吗?客户能接受得了吗? 客户会对我公司的问题解决能力质疑吗?“冬虫夏草”这款烟是客户重中之重的品牌, 客户怎么能忍受得了我们在出了质量问题后的半年内都拿不出合格的产品?最后在无数 次的实验后,终于在 6 月、7 月重新开始发货。这种严重的产品质量事故,平心而论对 业务是会造成很大影响的,也幸好集团公司与烟厂上层有着良好的关系。但这次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上千万,在烟厂还有将近 10 吨冬虫夏草(和润)细支接装纸没有退回, 如果形成损失,那就是将近 140 万元的损失。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顾达明是烟草包材销售市场上的骁将,“四个问号”都是心声,揭露的问题有理、有据、 有数字。对于企业来说,这样保护企业利益的人,这样敢于呼吁、呐喊、言说的人,多几个更好。 几句话,“四个问号”,都离不开自己的实际工作。企业需要这样的骨干。

【案例三】

我 的 呐 喊

早在 2003 年,房地产市场刚刚大热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今天,并写下了《大家都搞 房地产,谁来搞生产?》的文章。最近几年,我又连续发表了系列文章,对中国房地产 的状况进行了抨击和批评。尽管人微言轻,但是,作为一名老一辈企业家和老一代共产 党员,我坚持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并以此向金箔人表示,我坚持走实业报国 之路的初心不变。当然,我更多的,还是希望国人要为中国实业实体经济的振兴,矢志 不渝地多做贡献! 顾达明提出的四个问号 顾达明在 2019 年春节干训班上,被抽到进行论文演讲。他的文章说是论文,其实不 符合论文体例,但是文中有“四个问号”,获得满堂掌声,他的论文也因此获奖。顾达 明这样写道: “2017 年年底,我们金箔包装公司为昆明卷烟有限公司生产的冬虫夏草(和润)细 支接装纸,在紧张的供货过程中,突然发现严重的黏支、卷翘问题,虽然在现场经过多 方沟通,想方设法让客户用了一点,但是仍然未能解决问题。这次质量事故,引起了我 们公司领导的注意。各级领导去了多次,客户也答应给我们机会重新调试。2018年上半年, 公司多次打样,断断续续试了半年,1—5 月停供 5 个月,这对公司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而公司总也解决不了问题。 试问这样的反应速度、这样的改进速度是我们公司的作风吗?客户能接受得了吗? 客户会对我公司的问题解决能力质疑吗?“冬虫夏草”这款烟是客户重中之重的品牌, 客户怎么能忍受得了我们在出了质量问题后的半年内都拿不出合格的产品?最后在无数 次的实验后,终于在 6 月、7 月重新开始发货。这种严重的产品质量事故,平心而论对 业务是会造成很大影响的,也幸好集团公司与烟厂上层有着良好的关系。但这次事故, 直接经济损失达到上千万,在烟厂还有将近 10 吨冬虫夏草(和润)细支接装纸没有退回, 如果形成损失,那就是将近 140 万元的损失。真的值得我们深思。” 顾达明是烟草包材销售市场上的骁将,“四个问号”都是心声,揭露的问题有理、有据、 有数字。对于企业来说,这样保护企业利益的人,这样敢于呼吁、呐喊、言说的人,多几个更好。 几句话,“四个问号”,都离不开自己的实际工作。企业需要这样的骨干。 我我 的的 呐呐 喊喊 早在 2003 年,房地产市场刚刚大热的时候,我就看到了今天,并写下了《大家都搞 房地产,谁来搞生产?》的文章。最近几年,我又连续发表了系列文章,对中国房地产 的状况进行了抨击和批评。尽管人微言轻,但是,作为一名老一辈企业家和老一代共产 党员,我坚持认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并以此向金箔人表示,我坚持走实业报国 之路的初心不变。当然,我更多的,还是希望国人要为中国实业实体经济的振兴,矢志 不渝地多做贡献!2001 年,江宁撤县划区,自此,全国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涌入江宁。江宁的 土地价格猛涨,由原来的 10 万元左右一亩,猛升到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亩,后来发展 到几千万元一亩。如此一来,稍微有点关系和有点办法的人都转去搞房地产,许多投身房 地产的人也因此先后成了江宁的首富和暴发户。江宁区的国税、地税收入中,房地产业缴 纳的税收已占到 60% 左右。在这种影响下,江宁区的制造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江宁工业 局所辖的几个厂的厂长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几十年的企业,辞职出来搞房地产。这时候, 社会上一些人抓住各种“权贵”,和他们结成了“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地由“权 贵”出面拿,钱由“权贵”找银行贷,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10 年不到,他们已经创建了 一个拥有几十亿元资产的“全国闻名房地产集团”。甚至还有人对我说:“搞房地产跟贩 毒品一样来钱,贩毒品违法,房地产又合法、又赚钱。你搞生产有什么意思?一年忙到头, 能有多少利润?还要养那么多人,增加那么多麻烦,不如集中精力来搞房地产。” 面对这个情况,我心里反复嘀咕:“大家都搞房地产,谁来搞生产?没有人搞生产, 谁来养活更多的人?没有更多的人,谁来住这么多的房子?指望外来的人住?产业不发 达,外来人跑来干什么?” 可是,有人却对我说:“你烦那么多干什么?只要能赚到钱就行,其他事你能烦得 了吗?” 我知道,搞房地产的人确实富得流油,而且那是一座不用攀登的“金山”,更不必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但是,我的这个命,就是注定要攀登“实业救国”这座“山”的, 到别的“山”上,我不习惯! 老实说,搞房地产不是我们金箔人的强项。搞房地产在土地竞标前,没有官商勾结, 好地段、便宜地段、麻烦少的地段,一般是得不到的;实行土地竞标后,没有实力、没 有规模、没有运作的高手,一般也是不行的;再加上搞房地产,风险很大,像北海、海南, 出现房地产泡沫,砸下去的钱,赔起来也是巨大的。如今房地产大上的后面,必有大下 的低潮。这个风险我们金箔人必须要注意到。而搞实业,对金箔人来说是个强项。因此, 我们坚持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实业,这个决策思路不会轻易改变。 虽然搞实业,难度大,获利小,竞争残酷,一般想赚大钱的人不肯干,不敢干,也不愿干, 但我们金箔人不能不干。金箔集团不是官商联手的企业,不是福利慈善机构,不是吃皇 粮的企业。金箔人只能靠自己的辛苦劳作生存,靠自己的智慧生存,靠自己的硬功夫生存。 金箔人还有一个信念:多为国家缴税,多为社会养人。所以金箔人只能老老实实走实业 之路,这才是金箔人的光明之路。虽然,金箔厂因为各种原因,目前手中也有几块土地, 例如老化工厂,被我们兼并,有 200 多亩地,政府规划必须搞房地产,因此适当地涉及 一些房地产也无妨。但是,房地产在我们金箔集团永远都不会成为主导产业,也绝不能 挤掉实业—一个企业,在大家都头脑发热的氛围里,究竟该做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 定力。这个大政方针在江宁房地产热度高温的情况下,就是金箔人的指导方针! 2001 年,江宁撤县划区,自此,全国几十家大大小小的房地产公司涌入江宁。江宁的 土地价格猛涨,由原来的 10 万元左右一亩,猛升到几十万元、上百万元一亩,后来发展 到几千万元一亩。如此一来,稍微有点关系和有点办法的人都转去搞房地产,许多投身房 地产的人也因此先后成了江宁的首富和暴发户。江宁区的国税、地税收入中,房地产业缴 纳的税收已占到 60% 左右。在这种影响下,江宁区的制造业受到了严重的冲击。江宁工业 局所辖的几个厂的厂长放弃了自己苦心经营几十年的企业,辞职出来搞房地产。这时候, 社会上一些人抓住各种“权贵”,和他们结成了“生死与共”的“血肉”关系,地由“权 贵”出面拿,钱由“权贵”找银行贷,基本上都是白手起家。10 年不到,他们已经创建了 一个拥有几十亿元资产的“全国闻名房地产集团”。甚至还有人对我说:“搞房地产跟贩 毒品一样来钱,贩毒品违法,房地产又合法、又赚钱。你搞生产有什么意思?一年忙到头, 能有多少利润?还要养那么多人,增加那么多麻烦,不如集中精力来搞房地产。” 面对这个情况,我心里反复嘀咕:“大家都搞房地产,谁来搞生产?没有人搞生产, 谁来养活更多的人?没有更多的人,谁来住这么多的房子?指望外来的人住?产业不发 达,外来人跑来干什么?” 可是,有人却对我说:“你烦那么多干什么?只要能赚到钱就行,其他事你能烦得 了吗?” 我知道,搞房地产的人确实富得流油,而且那是一座不用攀登的“金山”,更不必 经过九九八十一难!但是,我的这个命,就是注定要攀登“实业救国”这座“山”的, 到别的“山”上,我不习惯! 老实说,搞房地产不是我们金箔人的强项。搞房地产在土地竞标前,没有官商勾结, 好地段、便宜地段、麻烦少的地段,一般是得不到的;实行土地竞标后,没有实力、没 有规模、没有运作的高手,一般也是不行的;再加上搞房地产,风险很大,像北海、海南, 出现房地产泡沫,砸下去的钱,赔起来也是巨大的。如今房地产大上的后面,必有大下 的低潮。这个风险我们金箔人必须要注意到。而搞实业,对金箔人来说是个强项。因此, 我们坚持把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实业,这个决策思路不会轻易改变。 虽然搞实业,难度大,获利小,竞争残酷,一般想赚大钱的人不肯干,不敢干,也不愿干, 但我们金箔人不能不干。金箔集团不是官商联手的企业,不是福利慈善机构,不是吃皇 粮的企业。金箔人只能靠自己的辛苦劳作生存,靠自己的智慧生存,靠自己的硬功夫生存。 金箔人还有一个信念:多为国家缴税,多为社会养人。所以金箔人只能老老实实走实业 之路,这才是金箔人的光明之路。虽然,金箔厂因为各种原因,目前手中也有几块土地, 例如老化工厂,被我们兼并,有 200 多亩地,政府规划必须搞房地产,因此适当地涉及 一些房地产也无妨。但是,房地产在我们金箔集团永远都不会成为主导产业,也绝不能 挤掉实业—一个企业,在大家都头脑发热的氛围里,究竟该做什么?一定要有自己的 定力。这个大政方针在江宁房地产热度高温的情况下,就是金箔人的指导方针!我常说:“企业家虽然有潇洒的今天,更有忧愁的明天啊!” 对于炙手可热的房地产,金箔人如是看,也是如是说,如是做的!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