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想你的时候/第一辑 散文篇

故乡孙家庄

2024年11月29日
11.29

2024

>2024年11月29日

38

38
分享至

孙家庄,江北一个不出名的地方,

那里是——

生我育我的可爱故乡。

爷爷在那儿打鱼,

爸爸在那儿撒网,

我曾在那里成长。

农家小孩童年趣,

爱把游戏当真唱;

抬花轿,娶新娘;

打雪仗,当皇上;

猜谜语,捉迷藏;

数星星,话月亮;

扎猛子,车鱼塘;

掸掸了,拍事张;

快快活活乐个够,

恰似神仙在天上。

美好童年许多事,

越大越老越向往。

孙家庄,

江北一个不出名的地方。

那里是——

美丽富饶的鱼米之乡,

村前有个莲藕塘,

村后有片芦苇荡,

村东有块丘陵地,

村西水田编成网。

农家子弟功夫深,

做田做成状元郎;

犁成线、钯成网;

搂成条、耕成足堂  ;

育似画,种似章;

裁似秀,播似镶;

割如裁,拔如光;

刨如舞。挖象量。

功夫不负种田人,

年年丰收谷满仓。

祖祖辈辈吃田饭,

天塌下来心不慌。

    这是我在一篇反映家乡美景散文诗里的描述。

    我在孙家庄度过了难忘的童年。

从诞生的46年到安徽大饥荒的60年,我在这块土地上生活了十四个年头。这孙家庄在当地可是个大村庄,有200多户,大多姓孙,只有一、二户杂姓,姓江的算一户。孙家庄隶属五显乡,因有个大庙叫五显庙而得名。说起五显庙的来历,还有段民间故事呢。传说唐朝武则天当皇帝那会儿,女皇荒淫无度,到处捉拿青壮年汉子到宫中陪武皇享乐,稍不满意的武皇就杀掉,不知乱杀了多少无辜。于是天上就降驴头太子下凡,专供武则天享乐,驴头太子要吃“含藤草”,就是刚刚秀穗的青苗。老百姓哪里肯把要秀穗的青苗割掉去卖呢,眼看百姓又要遭殃了,救苦救难的观士音菩萨亲临凡间,变成一位老太太,自己头上插个草标沿街叫卖,到了和县赤头镇地界,这赤头镇就是后来的五显乡,正遇上光棍汉五兄弟,这五兄弟见一位老太太衣衫褴褛沿街叫卖,好生奇怪,就上前问:“老太太,你叫卖,这么大年纪,买你回去能做什么?”观音老母化身说:“做妈呀!”这兄弟五个面面相觑,说正巧我们不是没有妈吗?就买个妈回去吧。于是观音老母就随五兄弟回家做起妈妈来了。观音老母对五个弟兄说:“既然我是你们的妈,那你们什么事都得听我的。”弟兄五个连连点头称是。“那好,现在我叫你们把家里的田都耕了,每块地只播四粒种子,每个田角播一颗,日后保你们发财。”五弟兄照观音老母的话做了。不久地里长满了绿油油的青苗,弟兄五个惊喜异常,到快出穗时,观音老母又叫他们全割掉堆放起来,五弟兄不好违拗,咔嘁、咔嘁把要秀穗的青苗统统割了。正在这时,皇榜下来,高价收购“含藤草”,这五弟兄果真发财了。因为五弟兄和观音老母结过缘,超度做了神仙。当地为纪念这显灵的五弟兄,就建了“五显庙”,五显庙里供奉了这弟兄五个真身,香火很旺,于是赤头镇热闹起来,日后就改叫五显乡了。五显乡人杰地灵,明未清初曾出过不少大官,最有名的叫“屠因”曾任过湖广总督。

从五显乡向北走一点路,便是我的诞生地孙家庄。孙家庄是地地道道的鱼米之乡。前面和东面有一个小丘陵,村后面有大量的沟岔、河套,水面丰盈,既能养育大量的鱼类,又能种植优良的水稻。虽然我离开家乡四十多年,但是,家乡的土,家乡的水,家乡的风,家乡的雨,家乡的人,家乡的情,家乡的一草一木,我始终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孙家庄村前有个莲藕塘,夏日里,那一张张翠绿的荷叶,象一把把撑开的雨伞,荷叶上的水珠在阳光下闪烁,仿佛是一粒粒滚动的珍珠,尤其是那朵朵粉红色的荷花在绿色荷叶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娇艳、妩媚。“荷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蒙蒙细雨中的荷塘更具有诗情画意。记得小时候,我常常采张荷叶盖在头上,光着身子“卟通卟通”往水里跳;村后面那片芦苇荡,曾是我游水、摸鱼的好地方,折一段芦杆含在嘴里,潜在水下,顺着芦苇用脚足堂 ,用手摸索,鱼藏在水底泥巴里摸到它一动不动,糙拉拉的,然后双手卡紧猛地起水,甩到岸上,活蹦乱跳的鱼随着我的童心一起狂跳。村东边有片丘陵岗,原先是村里的坟地,春天,那坟岗上开满了白色、紫色的野花,在那儿我曾挖过野菜,摘过野绿豆。坟岗上的茅草特别茂密,那草丛中躲藏着让我心动的蛐蛐,夏未秋初时节是蛐蛐“谈情说爱”的美妙时节,我和同伴们趴在草丛中循声寻找蛐蛐的巢穴。记得一次我和小伙伴小重相在乱坟岗里逮蛐蛐,掀开一块墓碑,只见一条火赤练蛇盘在那儿,直吐长舌,吓得小重相连滚带爬跑了,我没跑,知道那里一定藏着一只英勇好斗的蛐蛐,于是找来一块石头,向那条火赤练蛇砸去,蛇受到惊吓,钻进草丛沙沙地游走了,我在蛇盘坐的旁边果真逮到一只“红头蛐蛐”。这只红头蛐蛐果真厉害,红口八字牙,凶悍无比,挫败了好多同类。后来这只蛐蛐被同伴们称做“红头将军”,“红头将军”也着实让我威风一阵子。坟岗如今改造成旱田,但孩提时的童趣却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村西边一块块水田象镜子一样映照着天边燃烧的晚霞,那耕地的吆喝声,老牛的喘息声,暮归牧童的呼唤声,声声入耳,仿佛像昨天一样的清晰、生动、亲切。这就是故乡的情结,越来越向往的故乡之情。

人小时候的记忆,犹如录音机。孙家庄给我的记忆永远难忘。多少年前,我只知道孙家庄是我的第一故乡。

其实,我的祖籍并不是在孙家庄,而在离孙家庄十几里地的另一个乡镇另一个村。听祖上人说,我的老家祠堂原来在和县白桥镇江福海村。这江福海村也是当地一个很大的村庄,有400多户人家,比孙家庄还大。江福海村的来历据说是很早的时候,有一户江姓人家,有兄弟三人,一个叫江福龙,一个叫江福虎,一个叫江福海。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后来,兄弟之间,一代繁衍一代,家族庞大无比,因饿事,因荒灾,因职业,家族之间逐渐分出支流,分布到江西、河南、湖北、福建一带,唯独老小江福海留在江北和州定居不移,天长日久,这江福海村时兴时衰但永没泯灭。在今天江福海村的族谱上,我这一代及祖上历年历代上辈都赫然在案。

江福海村也系鱼米之乡,村上成员几乎一特色姓江,大部分均系打渔为生。我的爷爷彦金生育两子,老大江开明,老二江开富,都是继承渔业。本来,父亲、叔叔在江福海村安居乐业,可以不离开,谁知家族发生了一件大事,迫使我的爷爷带着父亲、叔叔及全家离开了江福海村。原来,旧社会的家族有一个规定,谁家要娶媳妇,必须先陪族长三天,我爷爷倔强,早就放风说他娶媳妇坚决不让族长先享,遭到族人谴责,后来他索性找了一个驼子,说族长这下不会要陪了。本来族长可以不要,他鉴于我爷爷讲过狠话,说驼子也要陪三天,我爷爷于是乘人不注意,在一个黑漆漆的夜晚,将家人全部带出,顺着长江边上漂流而下,然后再划进秦淮河湾,进入当时被人称为小南京的江苏省江宁县地界湖熟镇。在这里租了一间茅草屋开始定居继续下鱼为生。天长时久,家里人也就不走了。但后来湖熟镇下鱼的人家太多,日子紧巴不好过,父亲江开明只身划着鱼盆来到安徽和县五显孙家庄安家落户。

我家孙家庄的低矮茅草房已被一幢幢崭新的楼房所替换。这些楼房盖的都很新潮,“外贴瓷砖内封闭,中间还留个缧旋梯”。改革的春风使贫穷落后的孙家庄旧貌换新颜。我还记得儿时的同伴:孙重敏、孙重藻、孙植贤、孙仁明、孙国诚、大重相、小重相等小时候的样子,记得和他们一起摸爬滚打,嘻笑玩耍时的情景。光阴似箭,斗转星移,几十年过去了,这些儿时同伴大多已成家立业,儿孙绕膝。他们各自都有一段成长的经历,也曾有许多风风雨雨的坎坷,每个人的命运都是一部小说。他们大部分生活在当地,离乡不离土,在故乡的土地上辛勤耕耘,生息繁衍。他们的命运没有那么多的波澜,那么多的磨难,那么多传奇色彩,他们是我童年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也是我苦难童年的知己。几十年来,我与他们的少年情谊和故乡恋眷紧紧联在一起,难舍难分,“剪不断,理还乱”。孙国诚在回忆童年往事时,情不自禁地念起了自编的打油诗:“我和江宝全,从小又到大,同班又同学;提起三十年,说起江宝全,回头望望田;仍是家乡好,还是江宝全,‘五风三害’时,从此就分手,仍想家乡好,宝全全想到,公路到村庄,还办酱菜厂;人员是此地,经济好转源。”这首打油诗平直少修饰,读如白话,在诗人眼里或许还说不上什么意境,可是字里行间却透出浓浓的乡土气息,以及对故朋老友的真情厚意。

多少年来,孙家庄村那三间低矮的茅草房还深深地留在我的记忆里。在那里,我度过了一生最难忘的童年。记得那茅屋非常简陋,小五架梁,土墙,没有窗户,只有一个通风口,象碗口那么大,冬天寒风凛冽,就在洞口塞团稻草旯旮挡风御寒,夏天窗口敞开,阳光从上射进茅屋象一个光柱,炽热难耐。床是土坯垒的,上面铺着向日葵杆权当铺板。床前面有张低矮的方桌,那桌上放着一大碗腌制的菱角杆,是我们家常年的菜肴。每到傍晚,父亲就躬身坐在桌子边上,用他那双粗壮却永远伸不直手指头的手在一根根穿下鱼卡子。庭院里种有一棵桃树,还有满园的嘟嘟锦花、月季、白兰花,姹紫嫣红,满园春色,小小庭院充满生机。那时我家的日子就象这泥巴墙庭院那样的宁静。我记得小时候和我玩的同伴,最眼馋的就是我家那棵桃树,每当桃树桂果的时候,总是招惹许多伢子翻我家墙头去偷未成熟的桃子。

“伢子呀,你们不要摘,桃子还没熟,等长熟了我喊你们来吃,爬跌倒了不得了。”我父亲生怕孩子摔倒,经常连哄带喊。父亲为人厚道,总是“堂前朴枣任西邻”,从不为难村里的孩子。所以村里许多伢子都喜欢在到我家玩。那时同伴都喊我的小名“玉泉”。我小时候贪玩、,好玩,变着法子玩,在同伴中很有吸引力。最出色的手艺要算捏泥巴玩具,从塘边抠出一团团黄泥巴,在地上掼来搭去,揉粘了,然后就摆弄开了,捏手枪象个手枪,捏个大炮象个大炮。有时捏个泥人,再捏张犁,用两根竹筷子插两边,再捏个小牛背着,蛮像回事。

 从一岁到十一岁,我几乎是在无忧无虑中度过的,在这段童年生活中,我和许多儿童一样有父母的疼爱,有家庭温暖,有童年的梦幻。这期间,我学会和知道了乡间小孩一般都知道的许多有趣的活动和事情,这段童趣也是我一生最美好的回忆。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