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江宝全著作/奇谈怪论集/第七章 一点感慨的“怪论”

政策和策略决定公有制企业的前途命运

2024年12月02日
12.02

2024

>2024年12月02日

32

32
分享至

现在党和国家,社会各界都在议论一个重大课题:如何搞活公有制企业。有 人献这个良方:搞股份制。国家正在准备采纳或已经采纳,马上就有人说:不是 一股就灵。有人献那个良方:抓大放小。国家基本上形成了共识,可是有人又说: 层层抓大,何为小?我纵观所有发言、发文者,发现真正发言讲的都是企业摸不 着、看不见的课题。改革近 20 年来,我是亲身经历并积极参与改革的一名基层企 业领导人,对企业改革真正的内涵可以说比一般人要领悟深一点。要我说透这一 点,我国搞活企业的金丹良方是:政府的政策。

毛泽东同志说过:“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 中国的老百姓也流传过:政策对了头,群众有奔头。

我认为,一个国家的方针和政策应当是区分开来研究制定的,方针主要指战 略方面的,政策主要针对战术方面而言的。方针政策当然不可能截然分割,但是 它们确实有所区别。我深切地感到,我国现在搞改革开放,大的方针是完全正确 的,是大势所趋,顺应潮流。但是我国现在公有制企业处于困惑、困难状况,始 终难以扭转的一大原因可能是目前政府指导公有制企业的一系列政策有些偏差。

外国的独资、合资企业在中国为什么办得好,除了外商能获取先进的市场信 息,有先进生产工艺设备技术外,最主要的是国家对外资企业政策清晰,外商看 得清、摸得着、用得上,他们自己的事自己能做得了自己的主。中国的个体经济 为什么能办得好?也是国家对个体经济政策比较清楚明了,他们能干的就干,不 能干的就不干。公有制企业呢?国家现在到底有什么政策?例如:劳动部门管发 工资奖金,他们不管经营生产;承担经济责任的企业不能搞“奖惩分明”,而不做 主的不承担责任的掌握奖惩大权。再拿组织人事部门干部使用来说,企业上一个 人下一个人自己定不了,必须由政府定,从真正需要动到实际动了时,光阴早已 过了。

现在到处都在议论说,国有制企业办不好,主要是产权不清晰问题,还有经 济体制问题等等。按照我的看法,其实,这些都不是问题的症结。根本原因在于国家对公有制企业的政策没有制定出来,或者制定的不完善。现在我们做一个假 设;如果我们国家将所有公有制企业,都按合资企业或私人企业政策来对待,到 底能不能办好呢?

中国市场好比一个“大鱼塘”,什么“人”都可以在这个“鱼塘”打鱼,为 什么不能允许打鱼的用同样的“工具”?为什么在“分鱼”的时候,不允许采取 同样的“分鱼”政策?那么,打不成鱼,打不好鱼,你怪谁?还有“打鱼”的人 老是吃不到鱼,或者只能吃到鱼鳞鱼骨之类,他心里平衡吗?假如,今天在中国 这个“大鱼塘”里打鱼,我们制定一个像踢足球一样的规则(即政策):如何打、 怎么打、怎么罚,大家都清清楚楚。谁能分得出公有、国有、私有、独资、合 资的?

企业就是企业,只要不用政府的行政手段管理企业,只要不采用政府官员的 标准要求企业,只要不让一个庞大的政府机构压住企业,中国的公有企业一定能 够走出困境,一定能坚强地站起来,成为国外企业强有力的竞争对手。

(此文作于 1998 年 9 月。今天看来,情况已经变了好多,一切都取决于国家 的政策。)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