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昔日改革闯将“笑谈”今日经济现象

2011年07月20日
07.20

2011

>2011年07月20日

2328

2328
分享至
中国改革的风云人物、1985年南京市表彰的20名著名企业家之一,集团董事局江主席在中国企业改革的早中期,顶着“不听话、不上路、不正规”“三不”干部“罪名”,一次次打破旧有的企业制度和陈旧观念,在金箔厂这块改革实验田上推出“九级工资制”、“用人十不分”等新举措,不仅使濒临破产的金箔厂起死回生,更为中国的企业改革注入创新理念,在诸多领域开创了企业改革的先河。时隔多年,当初企业界并不认可的诸多改革措施现已正常化、普及化,得到了历史的检验。在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翻天覆地变化之际,1985年南京市表彰的二十名著名企业家纷纷淹没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而集团董事局江主席仍傲立潮头。6月5日,面对新华日报南京记者站副站长颜芳的专访,江主席抚今追昔,笑谈中国今日经济。
昔日改革闯将“笑谈”今日经济现象
——集团董事局江主席接受新华日报专访
过去:改革需要付出巨大代价
    毛主席曾说过,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温良恭谦让,革命就是你死我活,邓小平也曾说过“改革就是第二次革命”,既然叫第二次革命,就是你死我活,所以说中国三十多年改革取得的成就是很不容易的,多少先辈们为此付出了巨大代价,包括早期的改革风云人物。要革命就要有代价,引领改革的企业家也很不容易,我本人1971年入党,至今工作50年,入党40年,是一个老革命、老党员,但人老心不老,现在仍“神气活现”的活跃在经济舞台上,但是可以说为了企业改革我当初是遍体鳞伤,1978年,共产党领导中国宣布改革开放,八五年我提出企业用人“十不分”,包括:不分“工龄长短”、不分“全民集体”、不分“岗位贵贱”、不分“文凭高低”等等,特别是不分“农民居民”在当时还讲究身份与出生的年代,冒着很大风险。80年代末期,我提出工资改革,还包括人事制度、工资分配、管理体制,当初我施行的改革措施均招来过上级的批评和社会的反对,但顶着压力坚持下来了,当初所有改革的措施,现在都已全部正常化。
    讲话不得体,做事不得法,是很多人为人处事的弊端,同样的事情,通过不同人处理,结果却大不一样。比如你和他发生了矛盾,我在批评一个人的时候,知道是他的错,首先批评了他,那么你听起来认为我的做法是对的,但反过来我也会讲你在某些方面也不对,虽然有理由,但有理由也不能得理不饶人,这样一来,首先你明白了他是错的,然后再来讲你,指出不足,你就容易接受。但如果上来各打五十大板,到最后不明不白,不知道谁对谁错,因此,要抓住关键,又要顾及全局。讲话要得体,做事要得法。同样,改革也要讲究方式方法。
现在:浮躁是社会的主要问题
    中国如果不办实业,或者不把实业办好,中国的改革开放成果将会前功尽弃,只有把产业做好,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作为一个国家战略和决策都是以长治久安为准则,国家需要长治久安,而不能急功近利,如今社会上流行的一句话“会当领导抓城建,成绩功劳看得见”只要把房子建设好,再进行绿化、亮化、美化,政绩是显而易见的,但老百姓医疗保险没解决、看病难、上学难也没解决,其实政府更需要把幼儿教育、福利、老人的安置、小孩上学、医院看病等这些基础工作抓好,然后也要根据实际财政状况积极抓建设,根据财政收入,有多钱,干多少活,也可适当欠债,但并不是完全靠大笔的欠债,所以不能搞表面文章。在过去,华而不实主要表现在青年人身上,而现在却主要表现在一些官员身上。
现在很多人太轻浮,将金钱视为唯一的衡量是非标准,而急功近利的导向,无论出现在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都是可怕的。什么是急功近利?急功近利就是只顾眼前,不顾以后;只顾头,不顾尾。主要表现为浮躁、华而不实、好大喜功、说话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做表面文章;打个比方,急功近利、喜欢投机的人就像强奸犯,抢到一次是一次,不是急功近利、搞实业的人就像是找个老婆,长期在一起生活,就是这个道理。目前,急功近利的行为不仅体现在做房产上,甚至还包括做假:假药、假酒、假材料;急功近利在企业里面主要表现不喜欢做长治久安的事情,喜欢做一笔、赚一笔,做一锤子买卖,如企业炒股,搞投机倒把、低买高卖。买进卖出作为一个产业是可以的,但是大部分企业都不务实,让买进卖出成为了一种倾向、一种风气,所有企业都做这个产业就不行了,就像少量的砒霜能吃,但量大就会毒死人一样,因此什么事情都有一个度的问题。
将来:实业强国需要稳定的经济环境
    一个国家要长治久安,一个企业也必须要长治久安。以前办企业的压力,主要是冲破原有体制带来的障碍以及旧有的观念,现在办企业主要是诱惑太多,很多人不做实业,去搞投机,做实业的人就像在银行存了一笔钱,每年只能拿点利息,做投机的人就是连本带息一次性赚到了,但后面能不能赚到,就是另外一个问题。长治久安是共产党改革开放的最终目标,所有的改革都要围绕着国泰民安、长治久安展开,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就要发展产业救国。现在很多的政策不稳定,朝令夕改。反映出在本质上就是政策的不成熟,因为制定政策的思维是不稳定的;我希望国家的政策能够成熟一些,政策不能变来变去,我在集团也提出政策要大稳定,小调整。目前,发展实业不需要政府过多的经济支持,如果只靠政府支持,还要企业家做什么?做实业就是要有一个好的环境,这个环境主要是一个稳定的政策环境,而不是经济环境。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