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EN
首页 /新闻中心/新闻动态

五载哀牢山 再会褚时健

2014年08月10日
08.10

2014

>2014年08月10日

3826

3826
分享至
五载哀牢山 再会褚时健
2014-08-10 水丑木 金箔集团

清晨,和常人一样,一位八十七岁的耄耋老人,一大早就陪着老伴儿去了菜场,缓缓的玉溪,生活的节奏和淳朴的民风一样潺潺悠然,坐在他的小院儿里,一位老友正在默默地等待,久违五载的昔日挚交。

这里是云南第一村的玉溪市大营子街。这座白色外墙的两层楼房,正是褚时健现在的家。从外表看,并不比左邻右舍漂亮。窗户一直拉上了窗帘,仿佛不愿被外界打扰。岁月的沉淀让这里看不出一丝一毫的不同,小区里的独栋,小院儿里的木屋,水塘与盆栽,还有晾衣架上一排排悬挂着晒干的茄子片,都在静静地述说着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的烟云往事。

作为昔日的亚洲烟王,褚时健曾以十八年之功缔造了辉煌的红塔帝国,为国家直接创利991亿元。而在1999年,临近退休的他,却被扣上了“经济问题”的帽子,最终被判无期徒刑,此前,女儿在狱中自杀,那时的褚时健,71岁。

201211月,“中国烟草大王”褚时健种植的橙子在北京正式上市,这位二十世纪末叱咤中国烟草业的风云人物,在蛰伏十年之后,再次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75岁创业,85岁结果,人生大起大落、大悲大喜……201489日,在民间传统七月半的前一天,金箔集团90余人远赴云南哀牢山、玉溪市大营子街,会晤这位久违的战友、老友加全体金箔人心目中的沙场英雄。

在改革开放早期,由于国内卷烟配套材料全部依靠进口,为了打破这个局面,以金箔集团为代表的江苏籍卷烟材料生产企业打响了国产化的第一枪,成为了当时中国卷烟配套材料的第一批拓荒者,没过多久,首批定点生产基地落户江宁,金箔人在当时生产条件、技术条件、资金条件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生产出了国内第一卷烟用金拉线,当时的褚时健,曾两次前往金箔,视察鼓励并支持发展,给当时的金箔人以极大的精神慰藉,从此,这位烟草巨人与当时的金箔集团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情。后来,当金箔人得知昔日老友身陷囹圄时,江宝全拍案而起,一篇亲撰的《“鸡蛋理论”引起的思考》直接炮轰理论界,为褚时健击鼓鸣冤!这篇文章后来直接传遍了全国,随后,声援褚时健的义举越来越多,时至今日,褚时健的“平反”在经济界和理论界已完全得到了扭转,人们一致认可褚时健不该成为中国体制变革的殉葬者……

坐在褚时健家的小院,江宝全整整等了一个多小时,等到夫妇二人买菜归来,见到老友,褚时健先是一愣,年近九十的他似乎有些恍惚,听力也大不如前,熟秒过后,突兀想起这就是昔日的老友江宝全,于是一把拉住了他的手……

5年前,那时的褚橙还没什么影响,积压在哀牢山卖不出去,当时的江宝全曾前来拜会老友时,一次性订了30吨褚橙,(现在的褚橙,全名叫云冠冰糖橙,褚橙只是民间称谓),当时的褚氏夫妇,还特地陪同江宝全远赴哀牢山,去看看自己的橙园,并用家乡的土菜热情地招待了老友江宝全。

五年后的今天,再次造访,也着实让褚时健感到意外,今日的褚时健,已丝毫看不出与常人有什么不同,头发灰白而不凌乱,皮肤黝黑,拇指和食指还夹着香烟。而在他家里,最醒目的是褚时健与老伴马建芬的艺术照。老伴儿频频地与金箔的老友们打着招呼,拉着家常,并介绍自己八十岁高龄也开始学习经营老伴儿褚时健的一部分产业……

在褚时健的家里,金箔集团的随行人员都在争相与褚老合影留念,其实,这不仅仅是一次与巨人的合影,更是一次褚时健留给金箔集团后生晚辈们的创业激励。

一个小时转瞬即逝,人生百年,不知还有多少这样促膝相谈的日子,江宝全与褚时健握手告别,两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都有些不舍,也许,这将是一次值得永久珍藏的纪念……

 

 

再见,褚时健,金箔人心目中永远的英雄……

(郭辉毅 文/摄)

用户登录

同意 用户协议 或 注册协议
我要用验证码登录
还没有账户? 点我申请
Copyright © 2024 南京金箔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苏ICP备05008524号-1    

Copyright © 2023 TCL中环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津ICP备05006862号
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