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喜糖理论
发布时间: 2015-12-31 点击量: 5669

抢喜糖理论:1984年提出,形象地解答了市场经济的特点。

核心观点:什么是计划经济?什么是市场经济?在“双轨制”的情势下谁也搞不懂、弄不清。最形象的比喻是:结婚时发喜糖与抢喜糖。计划经济是发喜糖,每人一颗或几颗,大家一样多,不能多发、少发、重发、漏发,严禁虚报冒领。而市场经济就不同了,同样数量的喜糖往空中一抛,落到地上,谁抢到就是谁的。多抢多得,少抢少得,不抢不得。当然抢喜糖也有几条规矩:一是哪里有糖哪里就是市场,不分国界、省界、县界了。二是所有到场的人,不论何种身份,都必须弯腰去抢喜糖,否则就得不到。三是在抢喜糖过程中,当然难免跌跌撞撞、混乱一团。四是不能去抢别人已经抢到手的糖。五是撒糖的人不能营私舞弊只撒一部分,不能留一部分私下另发。六是抢到的糖吃起来觉得分外甜。在这一“抢喜糖理论”指导下,金箔集团“不找市长找市场”的时间特别早、劲头特别足、效果特别好。


“抢喜糖理论案例”

江老师经常说国有企业是属“猪”的,有国家包养包喂,集体企业是属“鸡”的,自己出来找吃的;乡镇企业是属“鸟”的,满天飞找吃的。

以前金箔厂有三、四个小青年,爱好书画,很想到外写生,可惜没有时间,也没有经费。江老师知道此事后,就叫毛太文将他们找到办公室,对他们说:“我现在布置你们一个任务,由毛太文带队,买一辆三轮车,再买几个颜料桶,你们给我骑着三轮车,走遍全国,走到哪住到哪,就在那里围墙上刷写广告,内容就是‘金陵金箔,名扬全国’,费用全部由厂里报销,你们也可以四处搞点写生,顺便玩玩。”几个人开心极了,个个心想:还有这等好事!五个人中,竟然有两个女青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啊!那时候,内地对广告宣传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毛太文带领着4名年轻人,沿着公路、铁路线,北到哈尔滨,东南到广东、福建,西北到云南、四川,几乎跑遍了全中国,到处都能见到“金陵金箔,名扬全国”八个特大的广告黑体字。有几次人家墙上不给刷,说要罚款赔偿,电话打过来,江老师说:“赔了也合算!照赔!”

实践成效:在这一“抢喜糖理论”指导下,金箔集团“不找市长找市场”的时间特别早、劲头特别足、效果特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