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康宁相亲
发布时间: 2016-01-05 点击量: 3078

  一九七一年夏季末,那时我在江宁县化肥厂政工科工作。一天,好友杜康宁找到我,说晚上陪他到未巷村去一趟,与求爱对象王川霞父母见面会谈。

  杜康宁与我是多年的知己朋友,一直相处到现在都如兄弟一般,他当时比我小两岁,却比我“开化”早。一次,因为靠化肥厂南面的农村未巷生产队的王川霞到厂里来挑“氨水”(一般低浓度的氮肥),在路过杜康宁车间门口时被他相中,说她是从小长大未见过的美丽姑娘,正好当时那姑娘回头看了他一眼,于是“回头一笑百媚生”的故事发生,杜康宁对王川霞姑娘一往情深,如醉如痴。那时杜康宁是厂里县里有名的篮球队长,多少姑娘见杜康宁英姿、强悍、一表人才,写信的、当面求爱的、托人介绍的女子不下十来个,杜康宁都“目不斜视”,只认王川霞姑娘死追。

  偏巧,王川霞姑娘又是当地有名的“牡丹花”。他父母是想拿她作“大法码”。她自己说江宁县还没有一个能看上的“人儿”。这就使问题带来了难度。无论杜康宁怎样“穷追猛打”,得到的信息都是不同意。当时杜康宁受到的戏弄我是一清二楚,有时我竟睹气地说:“不同意算了!凭我们这样,当真连老婆也找不到?!”因为从“对方”得来的信息实在气人:“每月只拿25元,连老鼠也养不活!”后来双方结婚了,王川霞死不承认有这句话,可能是传话者讹传了。那时候,杜康宁每月确实只有25元。

  但是,杜康宁的倔劲令我吃惊,他通过郑窝囊( 外号,真名叫郑黎明)一次又一次去“活动”, 去“做思想政治工作”。经过将近三年的“持久战”,终于有了这一天:川霞父母答应康宁去见一次面,而且是晚上吃过晚饭去。于是,我便成了陪同人。

  那时候,说出来也确实羞得很。我和杜康宁都穷得很,杜康宁比我好一点,他是蓝球队长,有一身球衣穿起来见“岳父母”也不俗气,而我却难了,把纸箱里衣服找遍了也找不出一件合适的衣服,最后还是觉得外衣套一件厂里发的夹克工作服最好,于是我上身里面穿了一件“的确凉”衬衣,外套一件工作服和杜康宁吃过晚饭七点多钟,天不黑不暗时往王川霞走去。王川霞家离厂里生活区大约两里多路。我们俩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边走边研究“对策”:比如进门怎么喊人、怎么坐、怎么站、怎么答话等等,不知是激动的原因,还是天气闷热的?不一会功夫,我身上已热的受不了,就把外套脱了下来。本来是决定抓在手上带到王川霞家去的,后来又犯难了:这么大热天,手上抓件衣服干什么?抓的衣服又不是什么好衣服,仅是一件工作服,有什么稀罕?如果他家把我的衣服当成礼物怎么办?临走时拿不拿起来?穿起来,热的满头大汗又怎么办?我和杜康宁都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最后还是“急中生智”,乘快进未巷村的时候,将这件工作上衣藏到路边稻田里的稻丛中。两个人总算舒了一口气。真想不到第一次见人家的“岳父母”,连我也这样紧张无措。

  实际上,王川霞接待我们,根本没当“回事”。因为大家早就认识,只不过没有说过话而已。今天只不过是一个“形式”。他们一家人坐在门口,摆一张竹凉床,放几张小板凳,见我们来了,王川霞及她妈妈、弟弟、哥哥站起来让个座,倒了杯茶,就完事了。也没搞什么正式“会谈”仪式,连开场白也是在的“东拉西扯”中拉开序幕。杜康宁坐在一旁很少讲话,几乎全是我“包场”了。回来的路上,杜康宁直赞扬我说得好。“会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可是王川霞的父母虽然同意男女双方“先处处看”,但却传出了一句话:“人倒蛮好的,就是不会说话,要是象小江这样能说就好了!”过后我与杜康宁都哈哈大笑:要是小江谈恋爱,杜康宁比小江还会说呢?

  就这样,杜康宁的“功夫”终于不负有心人。自从那晚拉开了王川霞家大门以后,杜康宁就与王川霞正式相爱了。开始几天,杜康宁还喊我陪去她家,后来我也被“抛过墙”,全是杜康宁一个人“独往独来”了。

  至于那天晚上陪杜康宁谈恋爱,我究竟谈了些什么,我过后老是想不起来,但是,在稻田里藏那件工作服的事,我至今记忆犹新。